近年來,隨著我國鄉村振興戰略和數字鄉村計劃的實施,尤其是以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物聯網、人工智能等為代表的金融科技與傳統農村金融的融合發展,農村金融市場的發展呈現出全新的“數字”面貌,2021年的中央一號文件則進一步明確提出“發展農村數字普惠金融”,為金融科技應用于傳統農業供應鏈金融實現創新發展提供了新的契機和政策支持。
傳統農業供應鏈金融的不足 風險控制機制不完善。隨著農業供應鏈轉型升級帶來的多產業融合發展、供應鏈延伸和供應鏈生態圈的擴大,供應鏈上的經營主體及相互業務往來會越來越頻繁,會形成非常多的新委托代理關系,而這其中必定存在更多的操作風險、欺詐風險,也意味著更多的信息不對稱。面對農業供應鏈金融中存在的若干風險,傳統的管理手段及經驗已無法有效應對。雖然傳統金融機構、核心企業、物流公司以及電商平臺等經營主體具有較強的資金實力,但它們各自應用的風險控制模型往往并不一致且相互不能兼容,農業供應鏈金融中所需掌握的資金流、物流和信息流也無法實現及時有效地對接和比較,導致了傳統農業供應鏈金融的風險控制手段一直沒有突破性的創新,難以有效提高農業供應鏈金融服務的效率。 產品及服務單一。傳統的農業供應鏈金融僅為供應鏈上游的企業提供基于訂單、應收賬款等有實際貿易背景的融資,貸款多為生產性資金。由于資金是農業供應鏈上企業最大的需求之一,所以農業供應鏈上的金融企業主要利用信貸產品來吸引客戶,進而搶占優質客戶資源。然而,即便存在激烈的市場競爭,各金融機構提供的農業供應鏈金融產品依舊非常相似,產品及服務同質化嚴重。近年來,隨著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農業產業化、規?;厔菝黠@,對規模更大、期限更靈活的資金產生了較多的需求,然而,傳統的農業供應鏈金融卻不能提供有效的解決方案。而且,由于農業供應鏈金融是依托于供應鏈中的信用邏輯提供資金支持的,因此比其他金融產品的風險更高,這進一步壓縮了農業供應鏈金融的發展空間。 獲客渠道狹窄。一方面,農業供應鏈的發起主體一般是核心企業或金融機構。一般情況下,在開展供應鏈業務時大多是發起主體在經營所在地尋找合適的合作伙伴,如果沒有找到合適的合作伙伴,便很難開展農業供應鏈金融業務。另一方面,傳統的農業供應鏈金融只能為企業提供貸款,無法提供其他的增值性服務來增加客戶黏性,競爭力不強。在這種情況下,只能利用地緣優勢發展的傳統農業供應鏈獲客渠道就變得十分單一了,也很難找到匹配的客戶資源,這進一步制約了業務的大范圍開展。 融貿通聯合全國各地多家國企央企提供煤炭供應鏈金融服務,建材供應鏈融資服務 ,政府平臺融資,及多種產品供應鏈金融服務,為銀行及專業供應鏈公司提供金融科技服務,為實力企業提供化工,有色大宗貿易流,提供稅務籌劃,行業社群服務。 多方合作難以協調。一是銀行單獨發揮的作用有限。在我國金融發展過程中,商業銀行始終發揮著核心作用,如果其在農業供應鏈金融業務的開展上缺席,那么金融資源就不能得到最優配置。而銀行圍繞農業供應鏈開展的業務在其所有業務中的占比極低,相對于其在農業供應鏈中存在的應收賬款閑置問題,其產品創新的力度和所占的市場份額明顯不足。二是銀行不能與其他金融機構進行有效合作。雖然當前已有部分銀行與一些小額貸款公司、數字金融平臺開展了合作,但是從整體情況來看,銀行與其他金融機構之間普遍缺乏信任,信息孤島狀況嚴重,農業供應鏈金融未獲得充分的發展。三是農業企業與農戶的合作大多有短期、松散的特點,農業供應鏈易受到違約風險的沖擊而處于不穩定狀態,嚴重的甚至導致信用鏈斷裂,威脅農業供應鏈金融系統安全。 金融科技在農業供應鏈金融中的應用 大數據、云計算+農業供應鏈金融 在實際應用方面,蘇寧易購基于數以億計的交易數據,依托云計算技術與傳統金融機構開展合作,將農業供應鏈的龍頭企業作為信息的擔保方或提供方,為鏈內經銷商、代理商及農戶提供金融服務;新希望金服則依托新希望集團的數據儲備建立了大數據風險管理模型,從客戶準入、貸前審核、貸中監控和貸后管理等方面實現全面智能化管理,為客戶提供純信用、免擔保的“好養貸”產品,同時,在客戶使用過程中,新希望金服還不斷積累客戶生產信息、信貸信息等,完善數據庫,不斷升級迭代風險管理模型。 在當今的數字時代,數據已經成為一種新的生產要素,但大數據、云計算技術應用于農業供應鏈金融仍面臨不少難題。一是數據共享難。在農業供應鏈上,銀行可以根據核心企業與上下游企業之間簽訂的真實訂單和應收賬款等交易單據對鏈內提供質押、貸款等金融服務。然而,由于我國在數據保護方面的法律法規還不完善,企業普遍擔心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可能將企業的重要數據出售給競爭對手或第三方,從而導致該企業的市場競爭力被削弱,損害企業利益。在這種情形下,企業不愿意與銀行等金融機構共享數據,這也是當前農業供應鏈金融利用大數據面臨的一大難題。二是數字質量沒有保障。由于農業供應鏈上各成員企業開展的業務較多、涉及面較廣,很難對信息進行標準化、規范化的公開披露,導致金融機構獲得的企業數據質量較低。此外,銀行還擔心核心企業與供應商、經銷商達成騙貸共識,從而篡改ERP系統中真實的交易信息,這種行為無形中會增加銀行風險,也不利于整個農業供應鏈的穩定。 區塊鏈+農業供應鏈金融 從技術原理方面看,區塊鏈是賦能農業供應鏈金融發展的有力工具。一是區塊鏈能有效降低票據真實性風險。在“區塊鏈+農業供應鏈金融”模式下,只要產生了交易,其業務信息就會被分別記錄到相關的主體賬戶中,同時農業供應鏈內的信息傳輸不會失真,使得作假行為幾乎不可能發生。二是區塊鏈有助于提高農業供應鏈內企業的互信水平。在“區塊鏈+農業供應鏈金融”模式下,各家企業可以利用智能合約來提高信用約定的執行力,交易雙方只要有一方履行了合同上載明的責任和義務,系統會自動強制另一方履行合約,從而避免信用欺詐的發生。三是區塊鏈有助于提高農業供應鏈金融的運行效率。通過營造豐富的區塊鏈應用場景,農業供應鏈內各個參與主體將能獲得真實有效的經濟活動數據,實現在農業供應鏈內部完成資金的交易和業務的交割,從而提高交易的精度和效率。 在實踐中,新希望慧農(天津)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希望金融”)通過應用區塊鏈技術,建立了更加規范的農業供應鏈業務模型,提升了農業供應鏈系統平臺的開放度,實現了全流程的風險控制,有效地規避了人為造假和投機行為。截至2020年10月31日,希望金融累計借貸金額達118.35億元,借款人數達38000多人,借貸逾期率和壞賬率低于0.1%,有效地服務了實體經濟和鄉村振興。河南天香面業有限公司基于物聯網和區塊鏈前沿科技的應用,將產業鏈深度融合應用場景作為切入點,打造了國內首個“區塊鏈+金融服務+糧食”平臺——優糧優信。該平臺可生成標準電子倉單,具備智能合約應用、多方賬本共享、業務數據存證和糧食質量溯源等功能,可以實現風險管理、資產監管及數字資產的可視化,整個過程公開透明,反擔保措施簡單有效。 盡管區塊鏈技術與農業供應鏈金融的結合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變革,但其大規模應用還須解決兩大挑戰:一是農業供應鏈金融各參與主體爭相借助區塊鏈技術搭建屬于自身的供應鏈信息管理系統,造成傳統供應鏈金融市場的信息碎片化,而技術壁壘的存在又使得跨鏈數據難以互通,形成了新的信息孤島;二是實踐中往往缺少既懂區塊鏈技術又熟悉農業供應鏈金融運營的復合型人才。 物聯網+農業供應鏈金融 實踐中,北京農信互聯科技有限公司做出了有益嘗試。該公司隸屬于大北農集團,依托大北農集團的資源優勢,綜合利用互聯網、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多種技術,探索形成了包含“農業大數據、農業交易、農村金融服務”在內的農業供應鏈金融新模式。在這種模式下,運營中心可根據物聯網記錄的養殖戶生產經營環節的大數據、在線銷售生豬情況的大數據等數據在線生成的信用分篩選潛在貸款客戶。 毫無疑問,物聯網應用于農業供應鏈金融的前景十分誘人,但當前的發展仍然面臨很多困難:一是物聯網的投入巨大,僅依靠核心企業的資金實力和技術水平不足以支撐“物聯網+農業供應鏈金融”模式的規?;l展。二是現階段大量農戶仍以傳統銷售方式為主,線上信息沉淀較少,數字足跡較為缺乏。三是農業供應鏈各參與主體協同發展意識薄弱,孤島問題嚴重,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不能有效暢通和共享。 人工智能+農業供應鏈金融 盡管人工智能在農業供應鏈金融領域具有十分廣闊的應用前景,但迄今為止我國鮮有比較成功的應用案例,與此同時,將人工智能技術成熟運用于農業供應鏈金融仍面臨不少挑戰。一是農業供應鏈金融涉及的環節多、周期長、內耗嚴重,而當前人工智能技術本身也不夠成熟,短時間內仍無法解決農業供應鏈金融的這些問題。二是在將機器學習等人工智能技術運用于農業供應鏈金融數據之前,作為其中核心節點的企業必須首先收集足夠多的數據,而要從成百上千家的農戶、分銷商、經銷商和零售商等處獲取完整的數據尚有較大的困難。三是我國農產品供應鏈物流基礎設施仍較為落后,缺乏標準化體系,操作流程不規范,標準也不統一,造成供應鏈整體的信息化程度不高,經常出現信息失真現象,影響人工智能技術的落地應用。 需要說明的是,為了行文的方便,上文中我們大致是按照不同類別的金融科技分別討論了其在農業供應鏈金融中應用的情況,但當前金融科技與農業供應鏈金融融合創新的一個基本趨勢是多種金融科技的綜合應用,進而形成更強的優勢,破解傳統農業供應鏈金融的痛點。 進一步促進金融科技在農業供應鏈金融領域應用的建議 繼續完善法律法規。一是需要為金融科技企業立規。有關部門應盡快研究出臺金融科技企業的監管法規,界定金融科技企業的業務范圍,明確企業屬性,劃定準入門檻,促進金融科技企業健康發展。二是需要為數據安全立法。金融科技具備賦能農業供應鏈金融的能力,但必須以數據安全為前提。為此,有關部門應結合中國國情加快出臺數據安全法規,明確數據采集、流通、加工、使用等行為的界限,對數據經營企業實施準入制度,確保供應鏈上的信息得到安全合理的使用。三是需要技術立標準。近年來,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技術發展迅猛,但相關的諸多技術標準卻依然空缺,已經成為阻礙金融科技行業發展的一大障礙。 持續推進數字鄉村建設。一方面,要加強農村信息基礎設施建設。農村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是金融科技應用的重要前提,應大力提升鄉村網絡設施水平,盡快實現農村地區網絡的全覆蓋,積極推進農村地區基礎設施的數字化,加強農村地區物聯網設施建設,奠定金融科技應用的基礎。另一方面,要推動農業產業數字化轉型。沒有農業產業的數字化,金融科技應用于農業供應鏈金融就難以實現大規模發展,應大力發展互聯網+農業、農村電商、智慧農業,提升農業生產、加工、存儲、運輸、銷售等全流程的數字化水平。 不斷豐富應用場景。一方面,鏈內企業應結合不同類型金融科技的特點和不同農業產業的特色,積極探索更加豐富多元的應用場景,為金融科技的融入創造條件。具備資金和技術實力的核心企業和大型金融機構應充分發揮其規模優勢,拓展各類金融科技的應用場景,為其農業供應鏈金融的規?;l展創造條件。另一方面,應深入挖掘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物聯網及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在農業供應鏈金融中應用的潛力,加強各數字技術的結合和交叉使用,推動金融技術應用農業供應鏈金融場景的創新,拓展金融科技應用的廣度和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