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國家發改委、中央網信辦、教育部等部委聯合印發《加快培育新型消費實施方案(下稱方案)。財政支持方面,方案指出,支持省級人民政府發行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用于符合條件的支撐新型消費發展、有一定收益但難以商業化合規融資的公益性項目建設。
此前印發的《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以新業態新模式引領新型消費加快發展的意見》指出,近年來,我國以網絡購物、移動支付、線上線下融合等新業態新模式為特征的新型消費迅速發展,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傳統接觸式線下消費受到影響,新型消費發揮了重要作用,有效保障了居民日常生活需要,推動了國內消費恢復,促進了經濟企穩回升。但也要看到,新型消費領域發展還存在基礎設施不足、服務能力偏弱、監管規范滯后等突出短板和問題。
專項債于2015年首度發行,當年發行1000億,2016年、2017年,其發行量分別擴張到4000億、8000億,2018年首度超過1萬億,2019年擴張到2.15萬億,2020年發行量達到3.75萬億創出新高。
今年預算報告披露,2021年新增專項債券安排3.65萬億元,比上年減少1000億元。主要是已發行的專項債券規模較大,政策效應在今年仍會持續釋放,適當減少新增專項債券規模也有利于防范地方政府法定債務風險。
在規模擴張的同時,專項債的使用范圍也逐步擴大。2017年8月,《關于試點發展項目收益與融資自求平衡的地方政府專項債券品種的通知》【財預〔2017〕89號】印發,通知鼓勵有條件的地方立足本地區實際,積極探索在有一定收益的公益性事業領域分類發行專項債券,2017年優先選擇土地儲備、政府收費公路兩個領域。
以財預89號文為開端,“中國版市政債”開啟。此后專項債支持范圍陸續擴展到棚改、軌道交通、收費公路、醫療教育、農林水利、防洪減災等領域,去年首度使用專項債補充中小銀行資本金。
今年2月,監管部門下發通知,要求地方梳理今年專項債資金需求情況。按照監管要求,今年專項債重點用于交通基礎設施、能源項目、農林水利生態環保項目、社會事業、城鄉冷鏈物流設施、市政和產業園區基礎設施、國家重大戰略項目、保障性安居工程等九大領域。其中,保障性安居工程領域包括老舊小區改造、保障性租賃住房、棚戶區改造三類。這意味著今年專項債可繼續投棚改項目,主要支持在建收尾項目,適度支持新開工項目。此外,監管部門要求,今年專項債券項目不安排用于租賃住房建設以外的土地儲備項目,不安排一般房地產項目,不安排產業項目。換言之,今年專項債可投向用于租賃住房建設的土儲項目。此次專項債可投向支撐新型消費發展的公益性項目,意味著支持領域再度拓寬。
引導社會資本融資方面,方案提出,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通過首發上市和再融資募集資金,或到交易所債券市場發行公司債、可轉債及資產支持證券融資,拓展新型消費領域融資渠道。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發行企業債券,用于新型消費基礎設施項目建設。推動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和創業投資企業在支持新型消費發展方面發揮更大作用。加強金融支持方面,方案提出,引導銀行業金融機構在依法合規、風險管控有效和商業可持續的基礎上,審慎規范發展消費金融產品和服務,推動加大對新型消費領域信貸支持力度。組織開展金融科技應用試點,完善非接觸式金融服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