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5年中央“一號文件”首次提出“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以來,許多與三產融合相關的政策不斷提出。隨著國家對鄉村振興戰略的部署與實施,三產融合越發關鍵,逐漸成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現代化的重要抓手。那么怎樣才算三產融合?融合模式都有哪些?政策上有哪些支持?
怎么才算三產融合?
三產融合,一般是指通過對農村三次產業之間的優化重組、整合集成、交叉互滲,使產業鏈條不斷延伸、產業范圍不斷拓展、產業功能不斷增多、產業層次不斷提升,從而實現發展方式的創新,不斷生成新業態、新技術、新商業模式、新空間布局等。
不管是日本學者今村奈良臣 (1996年) 提出“第六產業”的概念,還是山東?。?018年)首次提出的“新六產”的概念,都能較為準確地闡述三產融合的理念,即第一、第二和第三產業相加(1+2+3=6)或相乘(1x2x3=6),通過一、二、三產業的相互延伸與融合來提升農業產業鏈與價值鏈。
融合模式都有哪些?
我們在談論“三產融合”的時候,往往離不開農業全產業鏈的環節,即生產、加工與流通三大產業鏈核心環節,這些環節作為“三產融合”項目的基礎要素,對項目打造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雖然文化、教育、旅游等衍生要素會創造出更多的高附加值、高消費力的業態,但基礎要素決定了項目的特色與亮點。
因此,我們以基礎要素為核心總結出三產融合的三種模式:
1、以“特色農業”為核心的三產融合
特色農業,指出產于特定地域的農作物或禽畜等,如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道地藥材等。在三產融合過程中,往往會優先挖掘農產品的自身價值,并以農產品為基礎延伸產業鏈,打破傳統農業接線,實現“以一產為基礎,接二連三”,向農產品初級加工與精深加工等第二產業以及觀光旅游、研學旅行、文化創意等第三產業發展,延展農產品的價值鏈,持續提升農產品的附加值。
案例:山西沁縣黃小米
山西沁縣,充分挖掘黃小米的產品特色與歷史文化,以黃小米示范種植、研發生產加工及倉儲展銷為主,以米醋、酒、驢膠米粉等養生產品為創新,實現集種、產、研、儲、銷等于一體,形成完整的“小米”產業鏈條。同時,在此基礎上,衍生以“農業+旅游”“農業+文化”“農業+研學”“農業+科技”等文化旅游相關業態。
注:沁州黃小米是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源于古沁州,即現今山西省長治市所轄沁縣、武鄉、襄垣及屯留縣境內特定的小米產區。近年來沁縣大力扶持發展以沁州黃谷子為主的小雜糧產業,目前全縣已建成沁州黃谷子基地8萬余畝,小米年產量達2萬噸以上,帶動3萬農戶增收。2016年9月,國家質檢總局批準沁縣為國家級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沁縣成為長治地區創建的第一個“國字號”示范區。到目前沁州黃小米銷售市場已覆蓋全國28個省市區,200多個地級城市,并出口美國、加拿大等國。
2、以“工業應用”為核心的三產融合
一般來講,初級加工、精深加工等加工環節的需求催生了對農產品的原料需求,反向對農業生產提出了生產數量與質量的要求。此后,在單純的加工環節不能滿足企業需求時,下游的品牌營銷、電子商務、倉儲物流、文化旅游等第三產業開始配套,此時以“工業應用”為核心的三產融合模式逐漸形成,彰顯出更強的產業協同發展優勢。
案例:伊犁河谷薰衣草
目前伊犁河谷薰衣草產量占全國的95%以上,進入盛花期的薰衣草大約有7萬畝,年產約350噸精油,是全球薰衣草三大種植基地之一。如今,伊犁河谷不再僅僅局限于原材料供應,而是以三大龍頭企業為核心,以規模性基地種植為依托,建立產品精深加工和多元體系,再結合旅游、電子商務和新零售模式,將薰衣草的價值在全產業鏈實現最大化,至此也形成以“工業應用”為核心的三產融合方式。
40年多來,伊犁河谷成功從原料供應到品牌打造轉變:
(1)原料供應期(1962年至2000年):自1962年成功種植后,薰衣草在伊犁地區進行廣泛種植,由于缺乏與國際對接的標準,規模不大,因此很長一段時間是向國際市場供應精油原油。
(2)品牌打造期(2001年至2020年):由天藥公司、紫蘇麗人、伊帕爾汗公司三大公司為代表的薰衣草+旅游、薰衣草精深加工等方向齊頭并進,帶動薰衣草產業發展,打造一系列的產品與節慶品牌。
3、以“流通平臺”為核心的三產融合
無論是從“一產”出發還是“二產”主導,這兩種三產融合模式都已有較為成熟的實踐案例,但近年來以“流通平臺”為核心的三產融合模式興起較快,其中以商貿平臺、電商平臺以及品牌平臺為主力進行探索與實踐,實現由第三產業逆向推動一二產業升級、實現跨區域的“產業鏈融合”,是對現有三產融合模式的創新和重要補充。
案例:良品鋪子
十多年來,良品鋪子已形成千余種產品組合的休閑食品體系,門店數量2100多家,實現了資金、技術、人才等生產要素的集聚。在供應鏈上,良品鋪子需采用來自30個國家和地區的190種原料,其中40余種產品直接與產地簽訂長期合同。
以湖北荊州為例,當地蓮藕種植面積近10萬畝。以往蓮藕從業者經常為銷路發愁,相關加工企業也面臨著產品老化、業務增長乏力的問題。2013年,良品鋪子通過當地加工企業對接數千藕農,采取制定種植標準、成熟后保價收購的模式,不僅提升了農民收入,還滿足了企業定制化需求,從消費端逆向推動一二產業升級。
良品鋪子通過自身的供應鏈優勢,以消費端去反向整合,以市場力量去推動種、產、銷,提升產業鏈的產品、生產標準,為背后幾百家工廠及千千萬萬的農民帶來更大收益。
三產融合的模式選擇關鍵在于現有資源與優勢的特點,只有抓住關鍵環節,才能尋求相應的突破口。
政策上有哪些支持?
國家對鄉村振興、三產融合等均提供土地、財稅等大力度的政策,其中用地保障尤為關鍵,如:
(1)自然資源部發布的《關于加強村莊規劃促進鄉村振興的通知》(2019)提出:允許各地在鄉村國土空間規劃和村莊規劃中預留不超過5%的建設用地機動指標,支持零星分散的鄉村文旅設施及農村新產業用地,為文旅等三產用地提供保障。
(2)國務院發布的《關于促進鄉村產業振興的指導意見》(2019)提出:鼓勵各地探索針對鄉村產業的省市縣聯動“點供”用地,支持鄉村休閑旅游和產業融合發展。推動制修訂相關法律法規,完善配套制度,開展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改革,增加鄉村產業用地供給。
(3)自然資源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農業農村部等三部委發布的《關于保障和規范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用地的通知》(2021)提出:探索在農民集體依法妥善處理原有用地相關權利人的利益關系后,將符合規劃的存量集體建設用地,按照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在符合國土空間規劃前提下,鼓勵對依法登記的宅基地等農村建設用地進行復合利用,發展鄉村民宿、農產品初加工、電子商務等農村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