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廣東省財政安排50億元扶持粵東粵西粵北地區建設100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2020年省財政再安排25億元建設新一批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珠三角地區自籌資金建設若干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
目前,廣東省已創建10個國家級、119個省級(含珠三角地區自籌資金自行建設的19個)、55個市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基本實現了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覆蓋主要農業縣,形成了國家級、省級、市級現代農業產業園梯次發展格局?,F代農業產業園啟動實施以來,經過各地各部門的努力,建設工作推進順利,取得階段性成果,在鄉村產業振興上跑出了“加速度”,帶動了123萬農民就業增收。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園是廣東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和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抓手,是一種創新模式,是一種探索,相較于工業產業園區,現代農業產業園區的創建更復雜一些。怎樣建設好現代農業產業園,主要是把好“三個關”。把建設前期準備工作關,是高質量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園的基礎環節前期準備工作關是產業園建設的基礎,是決定項目建設是否成功的關鍵,是確保產業園建設質量的重要前提,應高度重視先行抓好。從前兩年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的情況來看,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前期準備工作顯得尤其重要。重點核查以下幾個方面。產業園建設必須有一個科學合理的規劃,建設思路清晰,發展方向明確,在規劃中要全面統籌布局生產、加工、研發、示范、服務、旅游等功能板塊,配套發展物流、電商等產業;與當地產業優勢、發展潛力、經濟區位、環境容量和資源承載力相匹配,符合當地經濟社會、生態保護紅線和農業發展規劃的要求,并與有關規劃相銜接;水、電、路、網絡、通訊等基礎設施完備等。主導產業是產業建設的基礎,必須有突出的產業,要有足夠面積的優勢特色農產品生產基地,才能夠提供滿足加工原料需求,特別是要建立從種苗供應、生產加工、技術服務到倉儲物流、營銷推介等關鍵環節的全產業鏈體系。堅持綠色化轉型引領,建設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推行清潔生產,扶持發展種養循環、種地養地結合、林下立體經營、保護性耕作等生態循環農業,擴大休耕輪作試點。產業園的生產方式一定要體現“現代化”要符合國家和省相關規定,要全面推行“一控兩減三基本”,實現農藥化肥使用量負增長,農業生產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模式廣泛應用。支持污染集中治理設施建設,確保與農業產業園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投入使用,特別是抓緊推進污水處理設施及其配套管網建設,落實農業產業園的主體責任,確保廢水穩定達標排放。 通過農民承包地入股、托管、土地流轉和就業等方式,促進產業園實施主體與農民構建了穩定利益聯結機制,增加農民收入。建立利益緊密聯結機制。完善農業產業化帶農惠農機制,通過訂單收購、保底分紅、二次返利、股份合作、吸納就業、村企對接等多種形式帶動小農戶共同發展,引導農民以土地經營權、林地經營權、水域灘涂養殖權等入股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財政補助資金形成的資產,具備條件的可以量化到小農戶,折股入社入企。產業園要有建立培育、發展、監管和保護區域公用品牌的意識和制度,在發展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和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上,有完善品牌培育機制和支持保護體系。要有一定的科研基礎,與高??蒲袉挝唤⒖蒲衅脚_,加強協同創新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要圍繞產業發展關鍵環節和突出問題,在關鍵領域和“卡脖子”的地方下功夫,加快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將現代農業產業園打造成為技術先進、現代設施裝備配套加速應用的集成區。
政府重視是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成功的關鍵,地方政府要在用地保障、財政扶持、金融服務、科技創新、人才支撐等方面有明確的政策措施,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 特別是要明確保障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用地需求。
實施主體是決定產業園建設成敗的關鍵因素。實施主體實力強弱,直接影響產業園的建設。因此,對實施主體要進行嚴格的資格審查,實施主體必須是要在當地登記注冊和管理制度健全的大型企業、省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等,必須具有固定的經營場所、生產人員和從事該產業且有一定的經營收入,確保項目的科學性、預見性以及準確性,為項目實施打下良好的基礎。
一二三產業高度融合,是現代農業產業園的重要組成,是很好體現現代農業產業的重要內容。因此,產業園必須要將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將生產、加工、收儲、物流、銷售、旅游、電商融于一體的農業全產業鏈,突出加工、物流和配送環節,挖掘農業生態價值、旅游休閑價值、文化價值等。
在發展烘干、倉儲冷庫、設施大棚、水肥一體化、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秸稈處理等裝備技術上,要推進農業裝備轉型升級。要有5G+智慧農業先進理念。把好監督管理關,是高質量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園關鍵環節
一是要建立廣東省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管理工作臺賬和工作協調機制,統籌協調推進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工作。
二是要明確各縣(市、區)人民政府是產業園建設監督管理主體,各級農業農村管理部門要負責現代農業產業園日常管理工作,省農業農村廳負責指導全省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工作,牽頭制定方案、績效目標和支持政策措施,開展規劃指導、督促落實和績效評價等工作。
三是要充分落實主體責任,建立園長制,縣(市、區)主要領導擔任園長。
一是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大數據、網絡監管等手段創新監管機制;在認真總結項目監督管理工作的基礎上,修訂完善產業園的監督管理制度和辦法,做到制度完善,監管到位。在監督管理中要落實有關制度,并不斷完善,形成對項目的過程監管。要制定出臺《現代農業產業園監督管理辦法(試行)》《現代農業產業園考核辦法》等相關制度。各縣(區、市)要根據實際,制定方案,完善相關制度,按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修訂完善產業園建設決策與項目實施全程監督管理的工作流程和農業項目監督管理內控制度。針對農業項目資金量小,涉及范圍廣的特點,積極探索領導包片管理、項目責任到人等模式。
二是創新管理機制,由省牽頭制定出臺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的相關支持保障政策措施。各地要統籌整合資源,制定扶持優惠政策,爭取對入園企業的用地、用水、用電及稅收等實行優惠政策,創新投融資方式,引導社會資本、工商資本更多投入產業園建設。
一是省級要建立與市級農業農村部門和縣(市、區)人民政府領導掛鉤聯系產業園建設制度,加強產業園建設工作指導,協調解決困難問題。
二是要建立發揮省內外科研院校作用,落實產業園專家服務團隊對接服務機制,突破產業科技短板和薄弱環節,提高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水平。對督查指導中發現的問題,要下大力跟蹤督促整改落實。對項目建設進度慢、資金作用進度慢或尚未開工的產業園,逐個分析原因,提出推進建設的意見,指導各地制定明確工作的時間表和路線圖,督促縣(市、區)政府加快建設進度,因慢作為、不作為導致產業園建設滯后的要進行問責。要加大產業園宣傳力度,注重利用各類媒體,全方位、多角度、立體化創新宣傳模式,廣泛發動企業、農民積極參與,營造良好氛圍。加強信息報送,及時總結推廣經驗做法,探索產業園推動鄉村振興發展模式,為全國提供廣東經驗。對監管中發現的問題及時責令整改,在監管工作中要善于發現和培育產業園監督管理工作中的典型和優秀案例,召開項目監管現場會,以典型項目展示規范化管理的樣板,引領監管工作提升。
把好績效管理關,是高質量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園必要環節加強績效管理是查驗現代農業產業園實現績效目標的重要體現, 通過對產業園全程績效管理,不但能找出產業園在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而且還有利于使專項資金的管理和使用主體形成自身評價、自我監督和外部評價、外部監督相結合的機制,從而推動產業園的高質量建設。根據產業園建設方案總體目標要求,科學、合理編制產業園專項資金績效目標及基礎值,在組織項目申報時,應同步填報項目績效目標,建立方向明確、細化、合理的項目績效目標體系。使績效目標貫穿預算編制、項目申報、立項評審、實施管理和績效評價全過程。同時,對產業園建設情況、資金使用進度、目標實現程度、產業園運營管理情況等要修改完善現代農業產業園績效考核辦法。對已立項的現代農業產業園,應按照“誰審批、誰監督”的原則,落實項目實施及資金使用績效的日常監督責任,省級主管部門要組織專項監督檢查并開展績效抽查,如績效運行與預期目標發生偏離時,要及時采取措施予以糾正。一是要將績效評價結果應用于預算安排,把績效評價結果的績效目標實現情況作為本地區下年度項目安排的重要依據;二是要將項目檢查和績效評價結果作為對下轉移支付資金分配時的重要因素,進一步強化資金安排與績效檢查、績效評價及項目建設成效相銜接的獎懲機制,對資金使用進度慢以及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出現違規違紀的情況的,應嚴格按照有關規定,對該地區扣減財政資金指標或停止安排資金;三是要將績效評價結果應用于項目管理,及時總結各地在產業園建設績效管理經驗進行推廣,不斷提升績效管理水平。